强迫症个案咨询报告
这个案例是学生由于考试焦虑造成强迫症的案例。案例分析得很细致, 咨询教师从家庭、学校和本人多方面入手使学生得以恢复。咨询教师主要是通过其自身的训练来缓解被咨询者考试中的强迫症;但是此个案咨询对于被咨询者来自家庭的原因重视不够, 如果咨询教师能够同时关注家庭治疗, 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分析
陈×, 男, 11岁, 海珠区某小学校五年级学生, 独子。
父亲是某医院的药剂师, 母亲为某商店的售货员, 家里的经
济状况较好。
陈×遵守纪律, 聪明温顺, 从小是班中的“尖子生”,尤其是数学成绩, 几乎每次都在97分以上。但父母对该生的期望过高, 要求也过严。有时数学期未考得了98分, 在班里居前茅, 父母仍不满意, 总认为丢掉那2分太不应该, 呵斥他太粗心, 并要求该生做完试卷后, 一定要仔细、逐字逐题地检查五六次, 倘若成绩达不到满分, 必须重抄试卷三次。
由于父母的过高期望, 陈×的心理压力很大, 学习更加刻苦认真, 每逢测验、考试必然按照父母的要求仔细检查, 丝毫不敢懈怠。但从小学四年级初开始,他做试卷越来越慢,尤其是做数学试卷, 看题目时, 他必须一笔一画一字一句地看, 以防止自己看错或看漏题;解完题后, 必须将计算结果验算一遍又一遍, 有时甚至为一道题反复检查将近四十分钟, 否则就放心不下, 以致无法及时完成后面的试题。这样, 长时间地反复检查同一道题, 使得陈×头晕、胸闷, 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数学成绩也下降到六十多分。老师把陈ד在试卷上常留空白”的问题告知其父母, 家长既后悔又心急, 开始要求其子不要老是反复检查。该生也觉得自己的做法过于认真, 却怎么也改不掉, 心里焦虑万分。 现在连做作业也出现该症状。
二、分析诊断
询问了陈×的具体情况后, 我认为该生患上了一种心理障碍一一-儿童强迫症。
所谓强迫症是一种在记忆、思维、情感、意向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各种强迫现象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其特点是患者对某种观念、情感、意向或行为的反复出现, 明知不合理但又不能控制,由于无法摆脱, 因而情绪焦虑, 心情痛苦。
1.临床表现
强迫症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表现为反复思考毫无现实意义或虽有一定意义但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如信已投入邮筒,却总怀疑自己没有贴邮票或怀疑自己没把信投入邮筒; 看到狗, 就想到狂犬病想到了死亡, 想到亲人的哀痛……强迫意向表现为一种违反自己意愿的, 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 即将会行动起来的强有力的内在冲动。如学校大扫除时擦教室的玻璃窗, 担心自己突然糊涂,失去理智往下跳。其实患者绝不会真正付诸行动, 只是不能控制这些意向的出现。而强迫行动是某些强迫观念在行为上的表现。如一遍又一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上人和物的数目, 反复数自己走了多少级台阶;睡前反复检查门窗、煤气是否关好;做完作业、试卷等反复检查是否有错误。
陈×的这种强边症心理障碍就表现为强迫观念一一强迫性怀疑做错题, 与强迫行为一一强迫性自我检查的同时出现。该生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 取得满分, 在做试卷时,一字一句地看题目, 无法抑制地担心、怀疑自己是否把题目看清或看错。这为其顺利解题带来一定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当陈×解答完题目后, 怀疑自己做错题的强迫性观念应运而生。解题后进行验算检查本是应当且必要的事情, 可是他却无法摆脱这种强迫观念, 将计算结果验算一次又一次, 有时甚至为一道题反复检查将近一节课的时间, 否则就放心不下, 以致无法按时完成后面的题目, 造成在试卷上留有空白。面对自己毫无现实意义的强迫性行为, 该生明知不合理但又不能控制, 不仅事与愿违, 成绩下降,而且带来内心的焦虑、头晕、胸闷等不舒服症状。
2.病因分析
有些儿童先天素质不良, 并且形成了谨慎、胆小、害羞、呆板、思考问题过多等性格特点, 容易诱发本病。对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当, 如过于严格、苟求, 作息制度过于刻板化等,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从该生的情况可以看到, 这个小学生的强迫症完全是因其父母的过高期望和过严要求引起的。孩子数学期考得了98分,在班里居前茅, 父母仍不满意, 呵斥孩子太粗心大意, 白白丢掉两分;还要求孩子一定要仔细、逐字逐题地检查五六次, 倘若成绩达不到满分,还必须把整张卷子重抄重做三次,课堂学习和课外作业本来就够紧张的了,父母还以过高过严的要求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信心下降、 自我怀疑、 思想得不到松弛。当他做试卷的时候,力求尽善尽美, 免去重抄试卷三次的惩罚, 便不厌其烦地验算一遍又一遍。起初, 父母的权威获得一定的效果。孩子取得令人满意的100分。可是,孩子总会有疏忽的时候, 再加上随着年级的升高, 孩子取得的满分也越来越少。 这时,父母一系列盲目的训斥与惩罚让孩子信心下降, 压力不断增大。于是变得越来越谨慎, 在做题的时候, 验算检查次数越来越多……最后导致无法控制,发展为强迫症。